新鮮人找工作

新鮮人找工作前,一定要知道的5個理論

畢業前夕,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一位同學在系上舉辦的歡送會中,感性的發言「大家都在互道畢業快樂,可是我覺得畢業明明就很不快樂,我還沒有準備好要離開親愛的大家,我也還沒準備好進入職場,到底是誰說畢業快樂的…」。

的確,對於分別的離情依依、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深深困擾著我們,甚至聽說哪個同學接到面試通知或是成功獲得公司的offer便會焦慮半天,每天害怕找工作的進度比別人慢、害怕公司沒收到履歷、害怕錯過面試通知、害怕好的職缺被搶走!

與其因為驚慌失措而做出「不是最好的決定」,不如在找工作前先了解課堂上沒教你,卻又非常重要的5個理論,建構好完整的職場觀念再視自己的情況找工作也不遲!

勞動力商品化理論

首先在資本主義的體制下,你的勞動力被視為是一種可以自由買賣的商品,當老闆需要人力來幫助他從事生產,他就到勞動市場上去搜尋(例如利用104或1111人力銀行),找到符合需求對象後,他透過支付工資來購買他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你的勞動力。

由於勞動力並不是普通商品,並不具有可以保存的特性,它只能在那個時空那個背景之下,由你親自提供,例如你無法保存1月11日當天的勞動力,如果你選擇去投票,你就無法去上班提供勞動力;它也不像一般商品,可以保存起來等到價格合理再出售,因為你隨時必須付出勞動力來換取生活所需。

也就是說沒有工作你將無法生存下去,這也是Jacky一直建議除了透過時間賺錢,也要同時兼顧透過影響力來賺錢的主因之一,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這篇,反之如果是透過影響力來賺錢,就不用擔心因為沒有去上班或沒有工作而失去收入來源。

因此我會建議所有的新鮮人,在找工作前你就必須存在這樣的觀念,在現代社會中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僅僅只是開始,你隨時可能因為大環境改變而失去工作或是被放無薪假,因此你必須在日後行有餘力時,開始透過投資理財透過個人品牌影響力、透過建立被動收入等方式來獲得其他收入。

後進先出理論

你有想過為什麼找工作時有經歷上的資格限制嗎?你有想過為什麼新鮮人被勞動部列為重點的推動就業的目標嗎?事實上,新鮮人在就業市場上,屬於相對「弱勢」的族群。

後進先出理論首先是由聯合國所提出,由於新鮮人較為缺乏工作經驗與技術,老闆的選擇上會偏向優先僱用有經驗者,造成新鮮人較難獲得工作機會,進入公司的排序比較後面的現象,即為後進(last in)的概念。

而先出則是指,當公司或企業遭遇大環境不景氣或是業務緊縮問題,而需要解僱員工時,由於新鮮人的年資較淺、較缺乏工作技能且企業投資在新鮮人身上的成本也比較低,因此會優先選擇解僱新鮮人,即為先出(firtst out)的概念。

依據聯合國報告指出,傳統上老闆不願意僱用新鮮人主要有2個原因:

#1  降低搜尋及培訓成本

不論是對於新鮮人還是老闆,雙方在就業市場中都是處於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例如你無法明確得知實際工作狀況為何,無法得知公司願意支付你薪資的最高價為何;而老闆則無法明確得知你的工作能力為何,無法得知你願意為公司付出到什麼程度,雙方所看到的都是對方所「篩選過」的資訊。

因此為了降低僱用到不適任員工所造成的風險,老闆寧可選擇優先僱用有經驗人員來降低在104、1111人力銀行刊登職缺的廣告費及人資主管面試所需付出龐大的時間及金錢成本,而這些都是屬於所謂的搜尋成本

至於培訓成本,也可分為時間成本及金錢成本,當公司為了培養優秀人才而指派新鮮人參加訓練課程,必須花費大量的金錢成本。倘若由公司本身的主管或資深員工來教導新鮮人的話,則需要花費主管或資深員工的時間成本,以及他們原本所能貢獻的產值,即為金錢成本。

#2  預防跳槽或挖角的心態

傳統上老闆會存在一種迷思,認為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好的人才,如果跳槽或是被其他公司挖角走了,不就虧大了,因此傳統觀念上不偏向僱用一個需要培育,等待他成長之後又有可能跳槽或被挖角的新鮮人。

但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念,除了忽略優秀人才可能對於整個公司造成的產值與貢獻外,並且應該是透過提升薪資水準及其他附加條件來留住一個優秀人才,而不是整天擔心優秀人才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別人所挖腳。

透過認識後進先出理論,你可以了解公司或企業在僱用新鮮人時,可能會有許多的考量,可能會因為你「新鮮人」的身分而選擇將錄取排序往後一些,因此如果你求職等待的時間比較長,其實還是屬於正常的現象,而不需要質疑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夠好,或是開始自怨自艾。

定錨理論

如果找工作一段時間了,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雖然還沒找到最滿意的工作,但也面試幾間公司獲得幾個不錯的offer,這時我該不該選擇屈這些就不錯的工作,先去就業呢?

答案是,請你視自身的產業性質及經濟急迫性而做出「最適當」的選擇。

首先必須說明最重要的一點,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將有可能影響到你的終身所得。舉例來說,大專畢業生至企業職場實習方案,俗稱的22k方案就是解釋定錨理論的最好例子,這個方案原本是金融海嘯時期,政府為了擴大企業僱用大專畢業生,而提出的補助方案。

也就是由政府提供每個畢業生每個月兩萬兩千元工資(22k),外加勞健保補助,輔導大專生進入職場,試圖解決失業問題的方案。而這樣的政策實施結束後,卻被企業轉換概念成為了如同古代停船時丟下船錨,形成一個定點一般,作為大專畢業生從此停滯的標準起薪22k的由來。

假設你22歲大學畢業起薪只有22k,在台灣企業平均調薪的幅度約為每年3%的情況下,也就是第一年調薪為660元,18年後你40歲時,你的月薪大約只有3萬6千元,試問要組織一個家庭,要買車、買房、小孩子要上雙語學校的教育費,你有能力可以負擔嗎?

縱使你比較有能力一點,跳槽到別家公司,但薪水仍可能會被上一份工作所左右,相同產業性質的公司可能會參照同行的薪資來作為訂定薪資的標準,因此你仍然無法脫離第一份薪水所為你造成的影響,進而會影響你的終身所得。

除非你的工作具有高度技術性專業性業務性質服務於外商公司,甚至是轉換跑道,可以免除上一份薪水的影響。其他的工作都可能多少受到影響,因此如果你想從事的產業性質會參考同業的薪水,這時我建議你就不應該屈就於現階段不錯的工作,再給自己一點時間。

反之,如果你未來從事的產業性質並不會考慮你上一份薪水,或是你有急迫的經濟需求,例如有學貸壓力或是必須幫忙分擔家計,那麼我會建議你就現有的offer中選擇一個你認為現階段最好的工作,早點進入職場累積經歷並開始賺錢。

體面工作迷失理論

體面工作迷失

你有沒有深入思考過,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容易獲得高薪?依據前面勞動力商品化理論來看,如果老闆對於某一類的人才需求量特別多,然而就業市場上這一類人才的供給量少,又沒有其他類人才可以替代的話,老闆就必須付出更多工資「爭相」僱用這一類的人才,來為他提供服務。

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工作可替代性低的話,你將會獲得高薪,反之如果你所從事的工作可替代性高的話,你將會喪失與老闆討價還價的能力,可能被迫接受老闆開出來的低薪。

服務業就是「體面工作的迷思」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產業,許多新鮮人常會陷入一個迷思,嚮往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非常體面,包含了現代社會對於成功人士的一切幻想,但由於服務業工作的可替代性高,實際上面臨了低薪的困境,這種體面工作迷思也是間接造成青年貧窮的原因之一。

因此如果新鮮人要脫離低薪的困境,Jacky會建議在找工作的時候,不要因為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去選擇從事體面的工作,反而你必須勇敢做出決定,由自己來定義何謂成功,又或者你必須培養出高收入的技能來降低你的可替代性,進而獲得高薪。

Dan Lok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創業家與教育導師之一,透過培養高收入的技能他在27歲時成為加拿大百萬富翁,30歲時成為千萬富翁,他的影片有超過1億次的觀看次數,每個月他的電子郵件有超過200萬次的閱讀次數,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Dan Lok是怎麼做到的吧!

世代價值觀差異理論

我們青年世代經常被老一輩稱為草莓族或是水蜜桃族,也許有些人會很不服氣,認為不應該因為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但其實對於新鮮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草莓族的背後世代價值觀差異,並試著從老一輩,也就是現在的管理階級的角度出發來看待事情。

現在的管理階級出生於資源相對匱乏的時代,他們共同的時空背景、生活經驗造就了他們偏向「物質性」的需求,例如金錢與安全(包含生理安全及穩定的工作);而我們青年世代出生於資源相對富足的時代,由於生活上基本的物質需求早已經被滿足,也造就我們偏向「後物質性」的需求。

所謂後物質性的需求也就是精神層面價值觀的追求,相比金錢與穩定,我們青年世代更加在意的是民主自由平等環境等價值觀,這點相信不論從香港反送中事件中為什麼大多數參加者都是學生,及2020的總統大選都可以很清楚的觀察到。

可以發現韓國瑜及蔡英文的支持群眾具有很大的世代差異,韓粉大多數是屬於老一輩世代,追求的是台灣安全、人民有錢;英粉則大多數為青年世代,追求的是民主、自由的價值,並且認為這些普世的價值不能被任何東西所取代,這也是最近也最為貼切的世代價值差異的例子。

套用到職場,為什麼青年世代會被稱為草莓族呢?因為我們青年世代不認為金錢及穩定工作是最重要的需求,相對的我們可能更加追求彈性與自由,當我們發現這項工作缺乏彈性或受到限制,就可能興起想要尋求更好工作的想法,這也是青年轉職率偏高的原因之一。

Jacky 介紹這個理論不是為了讓新鮮人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而是要鄭重告誡,如果你短時間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你還是必須遵守管理階級信奉的規則,例如不要隨便請假、不要遲到、需要配合加班等,這些都將會影響到主管們對你的看法,無論是在找工作、面試或者是正式工作都需要特別注意。

在〈新鮮人找工作前,一定要知道的5個理論〉中有 10 則留言

  1. 雖然不是新鮮人了,但你介紹的理論真的很受用耶!更了解自己主管的心態,下一份工作要找替代性低一點的~

    1. Reina 你好,其實在職場上因為世代觀念上造成的偏見與誤會層出不窮,身為下屬的我們不能總是期待主管能理解我們的觀念與想法,希望透過世代價值觀差異理論能讓你更加了解主管與我們想法上的落差,避免踩到主管的雷點。如果想為自己加薪的話,除了找替代性低的工作之外,建議也可以閒暇時培養高收入的技能,這兩種方法都相當實用,也祝福你工作順利。

  2. 大部分的公司的確喜歡有經驗的人
    不過我看到一些服務業者,反而喜歡新鮮人
    老闆認為新鮮人比較聽話,而且很能搬重物…
    但是相對的,該店的流動率也會滿高的

    1. TING 你好,服務業的老闆們的確滿喜歡可塑性很高,猶如一張白紙的新鮮人,因為「白紙」沒有經驗不會有過多的意見,因為「白紙」沒有技術從頭教起反而可以融入企業,卻也因為如此,服務業的替代性非常高,而造成薪資普遍低落的困境,這也正是文中所提到的體面工作的迷思,建議可以透過破除迷思來找工作與培養高收入的技能,避免陷入困境。

    1. eason 你好,很高興能夠幫助到你,不過高收入的技能通常需要時間來培養,建議也可以先找一份能夠維持生活所需的工作,再利用閒暇時間開發自己的高收入技能,壓力比較不會那麼大,成功率也會比較高。也許過程中會經歷一些不是那麼體面的工作,不過只要能夠培養出高收入的技能,這一切都很值得~

  3. Dan Lok的話真的很震撼人心
    從小生活地方比我們還貧困
    最後遇見了人生導師
    就算拜見那導師失敗她也不放棄的每天去找他
    甚至創業失敗13次也能成功

    1. Losam 你好,Dan Lok 的故事真的非常激勵人心,最為欣賞的就是他永不放棄且不怕失敗的態度,就如同他的導師Dan Peña 所說,「成功是一個數字的遊戲」,就像王子變青蛙的童話故事裡,你必須親很多隻青蛙,才有可能親到真正的王子,唯有努力執行並且不斷嘗試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我們一起努力。

    1. Richmaple 你好,謬讚了,Jacky本身是人力資源相關學系畢業的,希望能結合所學及自身經驗,能夠提供新鮮人另一種觀點,進而更加了解職場觀念,也歡迎你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

發佈回覆給「Jacky Hong」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